马德兴:三强亚冠不败反衬中足联不作为,国安已配不上首都
发布时间:2025.10.03
10月3日,资深记者马德兴发文对参加亚冠精英联赛的三支球队进行所谓"总结",他声称尽管三战不败不能说明太多问题,却能从中得出某些"启发"。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本身就值得商榷。
①不败反衬中足联行政失能
两周前的新赛季亚冠精英联赛首轮,三支中超球会遭遇史无前例的"三连败",创下最差开局纪录。当时各队为顾及国内联赛前四名对决,竟以轮换阵容甚至纯替补出战亚冠,这种本末倒置的安排暴露出中超联赛管理体制的严重缺陷。更讽刺的是,这种局面早在8月抽签前就被记者预警,当时明确建议中足联调整赛程,特别是在9、10月国际比赛日无需集训的情况下。然而直到10月国家队选帅期间,中足联仍未对赛程进行任何实质性协调,这种行政不作为堪称典型。
所谓的中足联,不过是个不敢担当、缺乏服务意识的行政机构。在俱乐部面临外战困境时,非但未提供支持,反而将矛盾转嫁给基层,这种管理方式令人发指。第二轮比赛的所谓"不败"恰恰印证了这一点:当三支球队无需顾忌国内联赛时,立即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战斗力。成都蓉城能完整使用费利佩和罗慕洛至终场,而首轮正是这两人被换下导致被逆转;上海海港在客场能派出加布里埃尔等外援主力,而首轮却雪藏莱昂纳多导致输球。这种鲜明对比,暴露的是中足联赛程安排的荒谬性。
更值得深思的是,当三支球队在亚冠次轮不受国内赛程干扰时,立即展现出与首轮截然不同的竞技状态。上海申花在主力阵容完整时未再输球,这与首轮替换下朱辰杰、特谢拉后遭翻盘形成强烈反差。中足联作为最高管理部门,在外战关键时刻选择逃避责任,将"内卷"压力转嫁给俱乐部,这种行政懈怠才是中国足球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。
就在次轮比赛前,亚足联对成都蓉城开出罚单,这本是可预防的事件。记者早在两个月前就呼吁足协和中足联应提供协助,但这些主管部门做了什么?作为旁观者,只能对这种管理失效表示悲哀。
②中超差距源于管理短视
抛开赛程争议,亚冠两轮比赛更暴露出中超裁判标准的严重问题。当亚冠赛场允许合理身体对抗时,中超裁判却对轻微接触频繁吹哨,这种判罚尺度差异导致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完全无法适应。更讽刺的是,当国内球迷习惯中超判罚后,面对亚冠正常尺度反而大呼"黑哨",这种集体认知扭曲恰恰是中超裁判体系长期纵容的结果。
中国足协为追求"净打时间"而采取的超长补时等奇特措施,与亚冠赛场高效流畅的比赛形成鲜明对比。当亚冠半场补时普遍控制在1-2分钟时,中超却频繁出现10分钟以上的超长补时,这种数据造假行为暴露出管理层的急功近利。
关于外援政策的讨论更显荒谬。当部分人士以亚冠放开外援为由否定中超成绩时,却忽视韩日俱乐部并不依赖外援的事实。更关键的是,韩日联赛对本土年轻球员的培养体系与中超形成天壤之别。在中超,年轻球员稍有失误就会遭遇"网暴",导致教练不敢给机会,外教更只对合同成绩负责。而韩日本土教练则致力于培养年轻球员,这种战略眼光差异才是中超落后的根本。
中超联赛已沦为外援表演场,而非培养本土人才的平台。这种动辄要求放开外援、归化球员的做法,暴露出中国足球只想走捷径、不愿踏实培养人才的浮躁心态。当"急功近利"演变为"只要利不要功",这才是中国足球最可悲的堕落。
【小结】三支中超球队从首轮惨败到次轮拿分,确实提振了些许信心。但提升外战能力仍是当务之急,毕竟八强目标是共同的追求。然而更值得警惕的是,北京国安在二级联赛的表现已完全丧失"外战优于内战"的传统。当年国安率先实现亚冠淘汰赛突破的壮举,与如今0-3惨败的窘境形成强烈反差。
当其他三强尽遣主力出战亚冠时,国安却仍保留实力应对两周后的联赛,这种战略短视暴露出俱乐部从上到下的管理混乱。球迷的"下课"呼声换不来实质改变,或许远离这支配不上首都的球队才是明智选择。